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何謂閱讀策略

透過閱讀可以獲得新知,小學階段學生主要學習語文閱讀,再透過語文的理解消化吸收新知。教師不單只是教導語文知識而已,需要教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,教導適當的閱讀策略,幫助學生從閱讀中產生樂趣、獲得新知。

閱讀的目的主要有為了休閒、為了獲得資訊、獲得知識,依目的的不同,運用的閱讀策略也有所不同。而依閱讀內容的不同,如文字、圖表、表單,也有不同的策略。善用閱讀策略能增進閱讀能力,一般在成熟的閱讀者,在不知覺中就用了相當多種的閱讀策略,對不成熟的閱讀者則需加以指導與學習。常使用的閱讀策略,默讀、精讀、略讀、跳讀、回讀、畫重點、做記號、筆記、摘要、預測、假設、自問自答……
美國Greece Central School District羅列出以下的閱讀策略:( http://www.greece.k12.ny.us/instruction/ela/6-12/Reading/Reading%20Strategies/reading%20strategies%20index.htm )
  • 畫出關鍵字詞Annolighting A Text
  • 文字註記Annotating A Text
  • 做出預測 AnticipationGuide
  • 檢視文章架構Checking out the Framework
  • 合作註解Collaborative Annotation
  • 不同時間的對談Conversations Across Time
  • 密集的提問 Dense Questioning
  • 參考架構 Frame of Reference
  • 推論 Inferential Reading
  • 兩欄式的筆記 Interactive Notebook
  • 整理綜合關鍵概念 Key Concept Synthesis
  • 聽聲音語調 Listening to Voice
  • 象徵隱喻的分析 Metaphor Analysis
  • 平行式的筆記 Parallel Note-taking
  • 問答關係 QAR: Question-Answer Relationships
  • 提問 Questions Only
  • 劇場表演 RAFT: a Role, an Audience, a Format, and a Topic
  • 互相教導 Reciprocal Teaching
  • 網絡圖 Sociograms
  • 放聲思考 Think Aloud
  • 閱讀日誌 Transactional Reading Journal
  • 研討會 Writer's Craft Seminar
這些策略的採用當然會依文本的不同、閱讀目的的不同而有所選擇。另外,這些策略適合在哪一程度的學生學習,有必要於以釐清。也就是在語文課或閱讀課中,可將閱讀策略有系統地放在各年段的教學活動中。
低年級的學生,部分已有良好的文字接觸經驗與文字刺激,另一部分可能就缺乏豐富文字的經驗,一開始呈現兩極雙峰,對老師教學來說的確有相當困擾。所以教師的閱讀指導策略,應顧及此現象,做適宜的安排。
基本上,低年級的語文學習,以識字為基礎,再延伸至短句短文的理解。在識字的學習上,除了傳統的重複多遍習寫、部首筆順的要求外,學生可以學習哪些策略幫助識字呢?
中國文字的特色,在於使用「六書」來組成,有一定的規則。學生不妨練習「猜測」的策略,來加強識字。「猜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娛樂性,教師可以教導一些猜測的要訣,而不是胡亂猜測。另外,猜測有一正面的意義,即鼓勵學生不要因一些字看不懂而放棄閱讀。就文字本身,可以從部首偏旁去猜;句子中的生字,可以從上下文去猜。這些線索的搜尋,也讓學生將以前所習得的經驗,在腦中再次被喚醒一遍,而成功的經驗越多,就越能建立閱讀的信心了。
「小孩子識字的過程往往是從誤會開始。」(張大春 認得幾個字)在誤會中,存在著他們自己遊戲文字與自得其樂的部分,做為教師應不必太過嚴肅糾正,而讓學生覺得無趣與挫折。在經過大量閱讀後,詞彙的經驗累積豐富後,自能正確使用,尤其是對低年級剛邁入正式學校教育階段的學生。
在柯華崴的「教出閱讀力」一書中,列出猜字為二年級閱讀能力的表現。到了三年級,可以上下文才猜字。(p.80)而對於「預測故事結局」,被列為四歲就可達到的閱讀能力。在低年級階段,仍可作為一項閱讀的策略,透過書名、插圖、可讀懂的部分段落,重要關鍵字詞,發揮聯想去預測故事發展或結局。「預測」可以放在閱讀前,閱讀中,此策略的使用,可讓小孩對於故事內容的掌握,能有更深的連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