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課堂上說故事的方法

要學生養成閱讀習慣,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與閱讀風氣。以社區的大環境,需靠政府部門建立更吸引更具魅力的圖書館;在學校中,適當的閱讀引導、同儕的相互影響,建立學生的閱讀能力;在家庭中,親子共讀是孩子是否建立閱讀習慣相當重要的關鍵。尤其在孩童未能有相當豐富的詞彙辨識能力,說故事給孩子聽,是啟發孩子良好學習的重要手段。即使到了小學階段,學生還是很愛聽故事,聽完了故事,還會想把故事書自己再看一遍。

照著書唸,加上語調表情,是最簡單的說故事方法。張采珍老師(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)94年在本校的系列研習中,提到老師說故事的主要方式:

•以「活的唸書」為主,自然的加入生活中的對話和表現(表演)、偶爾加入疑問,但不求回應,不要在問題上著墨太多。

•不在故事結束後多說,主要因重點都在故事內了。

•若真想在故事後多談,就問:「故事結束那我們來談一談,你們想談什麼?」老師將學生所提出的,條列式的將重點寫在黑板上。選擇某一點討論,「下課時間到了,請你們放在心裡回去想一想」,且下次見面也不需要提起。或者請學生分享「故事結束後你們想說點什麼?」

•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?可以開門見山,直入主題「我要開始說故事了」。讓聽故事的學生舒服的聽故事,不用刻意經營秩序,不讓氣氛僵化,好的故事自然會吸引孩子過來;隨時的讚美亦可為下回良好的秩序奠基。

而說故事還要如何變出戲法,讓孩子在聽故事時,能學習到更多語文與思考的能力?張采珍老師也以推動兒童哲學的角度,提到了以透過討論,建立思維能力的說故事方法:

•以聊天方式說故事,並不刻意去問問題。在希望孩子回答處停頓幾秒,期望學生自然的主動說出想法。

•孩子有問題、有回答時,老師重複其回答,或詢問其他孩子意見,或再提出疑問。

•擴展故事的格局,以對話闡述想法,將議題隱藏其中。

•設立伏筆,將問題放在敘述和故事人物對話中,讓孩子自行發覺問題並提出。

•幽默回應孩子的問題,處理可能僵硬狀況。

•鼓勵多元思考,對議題的看法無對錯,只是不同,孩子透過這樣的學習不會刻意去當裁判評斷,願意尊重別人。

•大題目抓小問題討論,小問題方向由小朋友決定或看當時情境來決定。

楊茂秀也稱這樣的說故事方法為「插嘴法」,在說故事的當中,孩子是可以加入意見、加入一起討論的。


在說完故事後,「大人幫助小孩解讀故事的方法也相當重要。......和孩子進行有關書籍的對話,將能幫助他們更深入的理解和創作故事。藉由故事空隙來鼓勵孩子發言,會是很好的切入點。」(童書中的神奇魔力 Nina Mikkelsen p.48)故事空隙是一個情節進入下一個情節,故事省略或空白的部分,這部分可由讀者想像來填補,這也是創造力的發揮,與作品互動交流的一種方式。在與小孩對話討論的過程中,大人探索式的問話盡量簡短簡單,做為小孩的思考伙伴,小孩才是主角,引導他們發現故事中的各種意向、線索,也讓我們得知他們的認知理解與想像,與看待世界的方式。大人需尊重小孩,「我們忙著訓練小孩儘早變得跟我們一樣,以致於我們忽略了小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。」(童書中的神奇魔力 Nina Mikkelsen p.286)我們要給予小孩足夠的時間,去發展各種更為成熟完整的能力,過多的灌輸與一致化的宣告,只會抹煞孩子可能的創造力與閱讀的興趣。「當孩子愈能融入故事----跟隨故事角色經歷故事,他們就愈能主動而深入的融入閱讀當中,他們在故事中所得到的樂趣也會愈多。」(童書中的神奇魔力 Nina Mikkelsen p.275)

最近在觀摩徐永康在幼稚園以Voices in the park繪本,用兩種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作研究,


第一遍,主要以文字的部分的陳述故事,插圖的部分並不強調。雖是簡單的繪本,但永康老師仍以一貫的說故事,十平八穩的穿插自己的提問與回應孩童的問題。

第二遍,則以提問導引孩童注意到圖畫的部分,原本文字的陳述退為次要。在很短的十幾分鐘,幼稚園孩童對於圖畫的象徵意義能有多少互動?至少大部分都被吸引更認真思考-- 這故事到底在講什麼?
說故事的能力也需要經驗的累積,請各位家長、老師不要畏懼失敗、別不要在意批評,勇敢地一起學習說故事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