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
閱讀策略----連結

連結策略讓讀者透過不同方式(文字與自己、文字與文字、文字與周遭世界)的連結,增進對文章的理解。
小學生對於文章內容的連結,主要會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(基模)的連結,以自身的經驗去體會揣摩作者的文字表達。
文字與文字之間的連結,通常是對不同文章、不同本書(同作者或不同作者)的類同比較,增進理解的程度。
而對於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結,比較像是文章結構、故事線的探討,不太像Mrs. Meachem在她這套閱讀課程中所提到的連結策略。
以維恩圖來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,可以提醒學生用左右對應的書寫,加以呈現比較,譬如地點的不同,無須再書寫地點,僅要表達出「溪谷----湖邊」。

複式紀錄表可以運用在高年級,左側主要在筆記閱讀的內容。如: 重點、主旨、佳句、感興趣的部份......,右邊則書寫自身對筆記內容的思考回應。另外也可以參考Mrs. McCumbee's Class: Double Entry Journals
對於要筆記的內容以五種思考雲來提醒學生可以筆記的內容。
在開始用此記錄表來練習閱讀思考時,不妨先從學生感興趣、感到疑問、感到驚奇的部份開始,熟練後再收歛專注在某一層面的學習。

連結也可以視為在閱讀過程中的聯想,但所作的聯想不一定有助於理解所讀文章的內容,所以教師可以和學生討論如何才是好的連結、深入的連結,幫助自己能體會文章內容,有所感悟。也不斷地提醒學生,閱讀就是需要思考,閱讀前可以預測想想,閱讀中可以連結回應,閱讀後可以歸納批判。

以上為102.09.25閱讀社群討論部份重點記錄。

2 則留言:

  1. 複式記錄表在節錄文章內容時,其實就在訓練學生找出重點、關鍵詞語,再針對文章的內容,陳述自己的意見,形成觀點。這些都是屬於較高層次的思考了,所以個人覺得還是簡單從學生個人有同感、覺得有所體會、或有異見的部份,開始練習。也可以從課堂中先導入實施,等熟練後,就可作為家庭的作業了。另可參見http://www.teachervision.fen.com/writing/letters-and-journals/48536.html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對於學生個別的差異,我又想到,筆記的要求重點可以不一樣,有些人可著重在抄錄習寫,並且可以問一下為什麼選這文章的這一部份;有些人則可要求將抄錄的部份予以視覺圖像化,請他畫出自己的詮釋或聯想。這樣,又做到差異化教學了。

    回覆刪除